天工读书会|教务处好书推荐:《法治的细节》
- 发布时间:2024-08-07
- 访问量:21
书籍简介
《法治的细节》是一本由罗翔创作的法学随笔集。这本书面向大众读者,通过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六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
内容涵盖了辛普森案、电车难题等法律基本常识,以及N号、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案件,旨在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
案例分享
《法治的细节》列举了许多案例帮助我们理解法律本身,我在此分享其中一个。在伦理学领域,有一个知名的思想实验,叫做“电车难题”,内容大致为: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而来,片刻后便要碾压到他们,但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问题是,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面对这种情况,你是否会拉拉杆呢?拉杆这个人是否有罪呢?
这个案件在法律界争论不休,持道义论态度的人认为,禁止杀人是最基本的戒律,人的生命是不能被比较的,应当判处其有罪。而持功利论态度的人认为,多个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加重要,因此应当判处其无罪。刑法学上有个概念叫做“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较小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
如果不考虑伦理,仅从价值量化的角度上来看,5大于1,当然成立紧急避险。然而,生命无价,因此,关键点并不在于生命价值的比较,而是必须遵守、践行尊重生命的道德规范,如果完全无视道德规范的指引,在法律中只是进行价值多少的比较,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将会面临崩溃。
03 个人感悟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幽暗的成分,这些幽暗成分是不确定的最大来源,也是社会乱象的起因,所以书里说“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法治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人类诞生后,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用以约束我们的内心秩序,但道德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对于那些严重违反道德秩序的行为便必须借用法律的惩罚来加以约束,因此,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宣扬正义,维护秩序。
那么,正义真的存在吗?法律是否代表正义?罗翔老师说“正如圆一样,完美的圆是存在的,但由于人类的有限性,再精确的仪器也画不出完美的圆,一如正义和善良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无法在现实世界里实现彻底的正义,由此,法律有两个要义:良法而治,普遍遵守。它表达了我们对正义的态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表达了正义的本质:正义不是幸福的工具,正义是幸福本身。”
罗翔老师是一个极具逻辑又十分温暖的人,他在《法治的细节》前言中写到:“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水滔滔”,《法治的细节》这本书也让众多读者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也让许多人明白法律条文并不冰冷。
最后,跟大家分享罗翔老师语录,以此共勉:“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读书又让我们真正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拒绝读书当然是一种愚蠢,但是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